发布单位:北京中航信柏润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2-8-29
a) tier i 基本数据中心拥有非冗余容量组件,以及一个单一的非冗余分配路径来为关键环境提供服
务。tier i 基础设施包括:it 系统的空间、过滤电力峰值、谷值和暂时中断的 ups;冷却设备;以及避免 it 功能受长期断电影响的引擎式发电机。
b) 为引擎式发电机储备 12 个小时的现场燃料存储。
uptime在的宣传很少,很多人对uptime及其体系不了解,经常会有人将uptime tier与tia-942标准混淆。数据中心领域其实并不缺少标准,包括、行业标准以及有很多,但是这些标准并不完全统一,而且有的标准更新相对较慢,很难跟上新技术的发展需求。相对来说,uptime tier在业内是认同度高的标准。
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是tier iii+的。
如误解一中所说,标准中也是无tier iii+的定义的。很多人对tier iii+是这样定义的,数据中心暖通系统容量组件为n+1配置,路径满足冗余要求,电气系统容量组件为2n配置,路径满足冗余要求,因此数据中心等级为tier iii+。首先,uptime对数据中心等级评定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整体,采用“短板”理论,即电气系统满足tier iv要求,暖通系统满足tier iii要求,此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为tier iii。其次,电气系统容量组件2n配置并不是tier iv要求,相反tier ii也是可以电气系统容量组件2n配置的。因此,谈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达到tier iii+,给大家个印象就是---性要比tier iii高,其实不然,更反映出对uptime理念的错误理解。
tier iv要求容错,即容量组件配置应为2n。
在国内一些书籍中,容错定义为“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系统,在同一时刻,至少有一套系统在正常工作”。这样是错误的,tier iv的等级要求英文为fault tolerant,翻译为容错,正确理解应为容忍错误,即容忍数据中心任何容量系统、容量组件或分配路径出现单点故障的错误,任何故障后仍可以为“n”容量关键it环境提供电力和制冷。因此可以得知tier iv容错,并没要求容量组件必须配置为2n。